今天跟老師去台北開會
回來的時候在車上跟蔡老師閒聊
聊到了"教育"的問題
從小,老爸總是耳提面命
無論家裡經濟如何
教育是父母給孩子最棒的wealth
As I grew up
也開始瞭解這不變的道理
但我覺得還需要加上一個要素
keep learning and be curious
但這些態度不該是因為someone else force me
也因此
某天看到一段話提到
現在太多父母總是以他們本身的想法去drive孩子該怎麼成長
卻往往剝奪了或ignore孩子課業以外的潛能
我開始思考,也許父母都怕孩子迷失方向,失去好的學習環境
才會導引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只是因為符合期待的學習究竟會有多少效益?
或許
我們的教育該著眼於如何建立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initiative learning
否則,就算16年國教,完全廢除聯考進大學又如何
說真的
能夠上好學校的人,能夠達到自己理想目標的人
一樣會是那群時時自我砥礪的人罷了
但整體國民教育水準卻drop down more & more
另外
還讓我有很大感觸的就是
經費與設備、以及有心辦學的態度果真息息相關
我就非常羨慕那些可以擁有系圖的同學
(誰叫自己不努力不考好呢 = =||)
至少閒來沒事,或者起各大早,沒課的時候就可以去系圖看看雜誌、報紙
knowing why they could be
thinking what I will be
-----